海南候鸟旅游移民的地方融入研究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吴杨柏
文章摘要
在大康时代下,夏季避暑和冬季避寒的候鸟式旅游正在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常态模式之一。通过对海南省乐东县黄流镇的田野调查,发现“候鸟人”被黄流镇的自然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所吸引,到此进行养老生活。“候鸟人”作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以及对当地的适应程度反映了他们整体的融入状况。“候鸟人”通过慢慢适应陌生环境,逐渐了解当地的生活、文化等习惯,并拓展社会关系,与当地人在一起实现了日常生活、文化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融入,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在生活与生命中找到了交融的共同性,使黄流镇逐渐发展形成交融共生的民族互嵌社区。
文章关键词
候鸟人;地方融入;民族“三交”
参考文献
[1] 刘朋.激发活力释放潜力—推动旅游消费增长[N].经济日报,2024-7-10. [2] 耿童,胡静.“候鸟老人”在海南“原生社区”的社会融合[J].知与行,2016(8):107-110. [3] 杨彪.巴马坡月村康养旅游与民族“三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24 年. [4] 李雨潼,曾毅.“候鸟式”异地养老人口生活现状研究——以海南省调查为例[J].人口学刊,2018,40(1):56-65. [5] 李朝正.乡村候鸟式避暑游客地方融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3 年. [6] 郝国强,杨彪.居家式康养旅游与民族“三交”:巴马“候鸟人”民族互嵌社区研究[J].旅游论坛,2023,16(4):62-71. [7] 钟梅燕.节日文化空间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6):57-6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