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牟雨燕
文章摘要
作为西南一种歌舞表演形式的花灯艺术,承载着地方民俗、社会历史和民间信仰,也是维系乡土人情的重要纽带。齐驱并驾为川南、川东、川西三大花灯歌舞艺术的秀山、芦山和古蔺花灯,三者在艺术形态上呈现出显著差异,潜藏于差异之下的共通性,揭示了西南花灯艺术的文化本源与发展规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归纳法结合,以音乐、舞蹈、服饰三大艺术要素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三地花灯在文化基因、创作逻辑与社会功能层面的共性特征,深化对三地花灯艺术特征认识,为理解民间艺术的形态规律与传承路径提供新的视角。
文章关键词
花灯艺术;共通性;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 付莉.泸州古蔺花灯音乐特色分析[J].大众文艺,2021,(13):25-26.
[2] 胡奕.泸州歌舞艺术“古蔺花灯”音乐的研究[J].黄河之声,2021,(01):4-7.
[3] 刘瑾瑾.探秘“芦山花灯”的音乐唱腔:艺术特色与传承使命[J].艺术评鉴,2024.(23):93-98.
[4] 王珏玉.四川雅安“芦山花灯”的唱腔特征及演唱风格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5] 张文怡.泸州古蔺花灯民间艺术的独特性及优化发展研究[D].成都大学,2023.
[6] 崔鸿飞.灯神乐舞——秀山花灯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12.
[7] 芦山县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芦山县本土文化集锦[M].四川科技技术出版社,2019.
[8] 吴敏萌.秀山花灯曲调集精选,[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9] 古蔺县文化局,古蔺花灯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丛书[M].古蔺县文化局,2005.
[10] 中国花灯集成编委会.《中国花灯集成・重庆秀山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