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江平
文章摘要
在南疆生态条件下,研究不同施磷方式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不施磷肥P0为对照,设置了3个处理;P1:常规施用方法,犁地前全部撒施;P2:犁地前撒施50%,种肥50%; P3:全部为种肥。结果表明,3种施磷方式对棉花生育进程的影响很小。各处理对新海35号棉花的农艺性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P1处理可提高花铃期叶面积指数,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棉花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变化与现有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其中P1处理的施用方式会提高在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P1、P2处理的方式施磷肥,棉花的单株结铃数可提高4%-7% 和皮棉产量可提高12%-14.8% .
文章关键词
海岛棉;产量;磷肥;新疆
参考文献
[1] 李庆逵.中国磷矿的农业利用[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1992:36-47. [2] 谭勇,张炎,文启凯,等.氮磷和钾营养对新海 16 长绒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6,(2):34-36. [3] 张炎,毛端明,王讲利,等.新疆棉花平衡施肥技术的发展现状[J1].土壤肥料,2004(4):7-10. [4] 杜明伟,罗宏海,张亚黎,等.新疆超高产杂交棉的光合生产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6):1952-1962. [5] 郑巨云,王俊铎,艾先涛,等.新疆 4500kg·hm2超高产棉田光合特性与冠层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3,50(5):794-802. [6] 李蒙春,张旺锋,马富裕,等.新疆棉花超高产光合生理基础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9,22(4):276—282. [7] 罗宏海,张亚黎,朱波,等.北疆杂交棉标杂 A1 超高产光合特征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07(4):7-9. [8] 熊格生,袁小玲,贺彭毅,等.三个不同耐高温棉花品系的光合特性及对盛花期高温胁迫的响应[J].棉花学报,2011,23(2):106-112. [9] 荆晶莹.局部养分供应对植物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与根际调控机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1. [10] 李庆遗.现代磷肥的研究进展[J].土壤学进展,1986(2):1-7. [11] 王利,高祥照,马文奇,等.中国低浓度磷肥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5):732-737. [12] 王平,陈新平,田长彦,等.新疆南部地区棉花施肥现状及评价[J].干旱区研究,2005,6(2):26-268. [13] 张炎,王讲利,刘脾.新疆棉田土壤养分的吸附特征与有效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0(5):51. [14] 郭仁松,刘盼,张巨松,等.南疆超高产棉花光合物质生产与分配关系的研究[J].棉花学报,2010,22(5):471-478. [15] 郑德明,姜益娟,吕双庆,等.南疆不同密度下棉花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研究[J].中国棉花,1999,26(7):17-1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