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本渝,王冰凌,陈琪文,徐 戈,陈泽世,王照堃
文章摘要
本设计由两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是一艘团队自行设计的采用混合动力驱动的远洋船舶(母船),客体部分则是使用了纯电力推动的无人艇(子船)。工作方面,主要由母船装载无人艇行驶至目标海域后,通过新型转运式尾滑道装置施放体型较小、载重轻的无人艇前往海域探测海洋环境和开展军事侦察。无人艇呈流线型、少棱角的外形使得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小,返回被雷达接收装置的雷达波较少,在图像中呈现的面积较小,产生“隐身”效果,且依靠纯电力推动产生的噪音小,易于进行侦察。同时无人艇本身具有规划航道、动态定位和自动返航的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能有效解决人员操纵问题。
文章关键词
子母船;混合动力驱动;转运式尾滑道装置
参考文献
[1] 邱健.致命幽灵美法联合发展水面无人艇项目.国际展望.2005,(2):50-53.
[2] 万接喜.外军无人水面艇发展现状与趋势[J]国防科技,2014,35(5):91-96.
[3] 张洋洋,瞿栋,柯俊等.基于速度障碍法和动态窗口法的无人水面艇动态避障.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1):1-16.
[4] 戈亮,张恭.水面小型无人艇收放技术概述[J].广东造船.2019,38(6).
[5] 黎理胜,何滔,陈海光,周建华.船载艇转运式尾滑道收放系统设计及应用[J].广东造船 2019,38(3).
[6] 周琳,黄江涛,高正红.基于离散伴随方程的三维雷达散射截面积和敏感度计算.[J].航空学报 2020(5):123-133.
[7] 曹刚,胡海豹,林磊,吴鸣,杜鹏.我国海洋科考船发展分析[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1,53(5):18-2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