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留魁
文章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不断扩大,高寒地区雪崩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加。然而,目前国内对雪崩的防治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雪崩灾害它具有时空局限性,这使得其治理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实际工程经验,采用现场调研、勘探和模拟的方法,来针对沟槽雪崩和坡面雪崩进行治理,并选择合适的方案。本研究将探讨如何通过结合稳雪栅栏、阻雪栅栏和挡雪坝等措施,并根据地形特点,来有效地进行雪崩点的防治。
文章关键词
沟槽雪崩;坡面雪崩;稳雪栅栏;防雪栅栏;雪崩防治
参考文献
[1] 王世金,任贾文.国内外雪崩灾害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1):1529-1536.
[2] 吴鹏,陈发明,刘健,等.层次分析法在公路雪崩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公路,2017,144(4):22-26.
[3] 刘健,史志文,刘兰.天山公路雪崩的判别方法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7(07):304-306.
[4] 郝建盛,李兰海.雪崩灾害防治研究进展及展望[J].冰川冻土,2022,44(03):762-770.
[5] 刘健,李亮,邓涛等.公路雪崩危险度评价的程序和方法[J].公路,2006(02):164-167.
[6] 王建刚.雪崩灾害预报原理和方法[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 2006 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06:1603-1605.
[7] 王华.隧道洞口雪崩防治方案探讨[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04):642-650.
[8] 王彦龙.我国危害性较大的湿雪雪崩[J].冰川冻土,1986(01):52-60+97-98.
[9] 赵金顺,魏庆朝,李立军.道路工程积雪灾害的安全设计与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2):6-11+2.
[10] 李靖,邓桃,潘前等.基于 GIS 和层次分析法的雪崩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线路工程减灾对策研究——以帕隆藏布流域为例[J].四川建筑,2019,39(02):59-61.
[11] 陈晓光.雪崩运动及对策[J].国外公路,1998(05):18-24.
[12] DB 65/T 4185—2019 公路雪害防治技术标准[S].
Full Text:
DOI